机电工程学院学院
疫情防控期间教学实施方案
为全力落实联防联控的要求,减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学生学业的影响,采取科学有效措施,确保教育教学质量,做到“推迟开学不停学”,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职业院校教学工作的通知》(湘教通〔2020〕18号)、《关于做好2020年春季学期延迟开学工作的通知》(湘教通〔2020〕19号)等上级文件及会议精神,在学校《关于印发< 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疫情防控期间教学组织总体方案>的通知》(湖汽院教〔2020〕2号)的指导和要求下,结合二级学院教学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领导
为做好此次线上教学工作,特成立线上教学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学院教学方案制定、教学计划与任务安排、教学组织实施和质量管理等工作。在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和监督下,组织教师认真做好计划安排、资源建设、教学实施等工作;组织学生做好线上学习、心理疏导、健康防护等工作;引导学生在特殊时期不离家、不返校,做到“教师不停教、学生不停学”,确保教学质量标准不降低。
组 长:刘海渔
副组长:谭立志、乐启清、刘小春、何延钢
成 员:王伟平、唐利平、夏致斌、陈 坚、石建军、廖卓、朱旭辉、尹华东、蒋松云、姚千里、赵橄培
二、教学平台及模式
为保证教学质量和效果,做到教学过程可控可管可评可溯,以学校“智课堂”为依托实施远程网络互动教学,根据需要引用国家资源库、中国大学MOOC等优质教学资源,合理设计学生自主学习、网络直播教学、网络互动教学,构建网上“虚拟教室”,增强网络教学课堂体验感。结合二级学院课程特点,提供几种线上教学模式供授课教师参考。
1.混合式教学。一是可以利用智课堂平台进行线上备课,并根据课程特点,构建适合本课程在线教学的SPOC,发布给学生居家学习,任课教师进行线上指导和教学;二是利用教师在微智库、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平台已经创建和使用运行的课程空间提前备课,适时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三是利用教育部发布的22个教学平台,组织学生提前进行自主学习,任课教师进行线上指导、答疑、讨论和阶段性考核。
2.同步直播教学。任课教师在教学平台利用移动端手机或电脑端建课,直接开展直播授课,直播可转发至其他班级群聊,满足多个班级观看。直播结束后可选择允许回看,学生可以反复观看。同时在线上班级里可以发起签到、投票、主题讨论、测验等各种教学活动,学生通过手机可实现师生间、生生间各种互动,积极开展互动式教学。
3.异步录播教学。结合课程特点,针对不同教学内容,教师可以通过“录屏+录音”“ppt+录音”等方式建设课程资源,通过布置练习、作业、测验等任务检测学生学习情况,通过线上讨论、投票等环节设置增强学生参与。
三、教学组织与管理
1.制定教学实施方案。服从疫情防控大局,各专业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学期教学计划为依据,结合资源建设、师资力量、生源等情况,考虑各年级教学实际,通过视频会议、网络审核、在线答疑等方式,制定具体可行的教学实施方案,并报二级学院备案;二级学院方案上传至学校网站,实现对外公开发布。
2.编制学期教学计划。以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合理设计教学计划和任务,科学编制课表。2月17日至学生返校期间,全面启动线上教学,实现对课程、教师和学生的全覆盖,学生返校时间以省教育厅和株洲市审核、统筹安排时间为准。加强学生返校前后教学任务与课表的有效衔接,确保过渡平稳有序。学生返校后,采用线下教学为主、线上教学为辅的方式,确保教学环节和内容不减量不降质。
3.调整教学内容要求。任课教师可根据实际需要适当调整教学内容,组织学生通过网络教学完成教学任务,努力做到教学内容不缩水,教学质量不降低;任课教师可建设课程教学微信群、QQ 群或钉钉群,及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调整后的教学要求与学业考核要求,应及时告之每位学生。教学平台和社交软件使用记录等将作为检查教学过程的依据之一。
4.调整实践教学活动。暂停组织赴外地开展包括顶岗实习、技能竞赛集训等在内的所有活动;协调实习实训基地延后安排学生实习实训,做好学生实习实训延期后,对实习单位、实习岗位和实习指导教师等资源调配的预备方案;对已在外顶岗实习、无法撤回的学生,协调实习单位切实做好师生安全防护工作,并安排专人加强日常管理和预防教育。
5.科学组织毕业设计。科学合理组织好 2020 届毕业生的毕业设计教学环节,尽量不延迟毕业生的毕业时间。做好指导教师选派,组织教师利用学校毕业设计管理系统远程指导学生做好毕业设计工作。疫情防控期间,原则上不组织毕业设计集中答辩和评审,如确有需要,可充分利用网络视频等方式进行。
6.加强教学服务管理。加强专任教师和辅导员协同,辅导员要积极协助任课教师建立课程教学微信群、QQ 群或钉钉群,尤其要注意将转专业学生纳入新专业班级群中,做到主动衔接,联系到位,避免遗漏;指导每位学生合理安排假期和学校后续教学,做好学生的学习答疑和指导,确保学习“不断线”;建立日报制度,及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严格执行学籍管理规定,灵活采取远程云端考试、课程小论文等方式安排学期补考等,灵活处理学期课程补选、退选。
7.重视学生健康教育。关注学生的心理动态,对学生及时开展分类疏导。将疫情防控知识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开学第一课,可组织学生在线学习闻玉梅院士《新春第一课:旅游发热与病毒》等网络课程,提高师生防控意识和防控知识知晓率,引导师生做好科学防护。
8.合理安排湖北籍学生的教学。摸准湖北籍学生分布在二级学院各专业各年级各班级情况,明确由各相关任课教师,结合其专业与课程特点,拟定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课程教学安排,线上要根据学生能参与学习的时间安排专门指导、辅导;线下教学依据上级及学生居住地和学校疫情防控工作要求确定,根据需要单独开班开课。
四、工作要求
一是提高认识,积极参与。要把本项工作作为信息化条件下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与能力、优化教学管理方式、构建智慧教学新生态的重要契机;要积极响应和服从学校安排,以积极的心态、饱满的热情参与到本项工作中来。
二是加强学习,增强本领。目前,学校的智慧校园已经具备普遍开展远程互动教学的基础条件,但在这个特殊时期,师生分布天南地北,非常零散,这对教学计划安排、教学组织实施、教学资源建设、教学质量保障等方面提出了空前的挑战。为此,全体教师要增强信息化教学建设与应用能力,更好地适应信息化条件下的教学形态新变化。提前熟知《智课堂平台操作指引(教师版)》,组织学生学习《智课堂平台操作指引(学生版)》。
三是精心准备,未雨绸缪。要提前对智课堂教学平台的课程进行开课前调试,对远程授课、讲解课件、推送试题、点名抽答、分组教学等互动环节逐一进行测试。要充分发挥学校国家级教学资源库内设课程、省级名师空间课堂、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等优质资源的作用。所有的课程团队要对课程网站进行检查,确保所有资源能够正常打开访问;要设置好开课时间和班级信息,创建班级课程群,提前组织学生登录,熟悉使用方法。要综合考虑资源流量占用情况,对原有资源进行优化调整。要合理运用社会化课程平台优质资源,对教学资源进行补充完善。
四是以生为本,确保质量。要牢固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做到关心爱护学生。要加强师生课内外沟通交流,及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要充分利用“课堂三分钟”开展思政教育和疫情防控教育,引导学生以乐观、愉悦的心态进行“在家学习”和“快乐学习”,确保教学质量不降。
五是科学防护,确保安全。要主动关注疫情动态,学习防护知识,提高防护能力。备课、上课最好是在通风良好、网络通畅的独立空间进行,不要去封闭、空气不流通的公众场合和人员密集场所,要最大限度减少疫情传播可能。要注意规律饮食,保持充足睡眠,进行适当运动,增强体质和免疫力。同时,要重视对学生的健康教育,引导学生提高防护意识,做好科学防护。
五、保障措施
一是强化担当。要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实施疫情防控“党员先锋工程”“干部示范工程”。二级学院领导班子、教研室主任、专业负责人、党员及骨干教师要积极响应,服务大局,服从安排,要带头奋战在第一线,带头做好疫情防控,带头抓好线上教学,切实做到服从教学工作、学生教育工作等的统筹安排。
二是强化保障。在线上教学技术保障方面,在信息化处指导和帮助下,组织相关学习培训活动,不断提高教师队伍信息化教学的整体水平;在线上教学精准帮扶方面,二级学院通过实施“结对帮扶”工程,不断提高学习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物资保障方面,二级学院配合总务、资产部门做好物资采购等准备工作,为线上教学以及师生返校后的安全、有序运转提供坚实的物资保障。
三是强化督查。要力戒形式主义,实实在在地把疫情防控和线上教学过程中的各项工作落实到位。教师要做到对每名学生完成各教学环节相应学习任务的管控;学生要积极配合教师完成线上学习任务,确保“教师真在教、学生真在学”,保证教学进度和效果。线上教学工作领导小组做好疫情防控和线上教学的检查、督导工作,严格落实工作责任,疫情防控期间的线上教学、防控管理等重点工作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确保各项工作严格按照上级要求落实到位、督查到位。
附件:
1.表1 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疫情防控期间课程开设一览表
2.表2 航空发动机制造技术专业疫情防控期间课程开设一览表
3.表3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疫情防控期间课程开设一览表
4.表4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含士官)专业疫情防控期间课程开设一览表
5.表5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疫情防控期间课程开设一览表
6.表6 数控技术专业疫情防控期间课程开设一览表
7.表7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疫情防控期间课程开设一览表
8.表8 智能控制技术专业疫情防控期间课程开设一览表
机电工程学院
2020年2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