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耕读计划,每周一书”读书分享会现场
2025年4月18日中午,机电工程学院学生党支部在机电楼510会议室,开展机电红齿轮青言青语大讲坛,第三十五期“耕读计划,每周一书”读书分享会。本次读书活动由夏明哲、周瑜姿、陈虹瑜同学分享余华的中篇小说《我胆小如鼠》。
《我胆小如鼠》以普通工人杨高的卑微人生为线索,撕开了时代浪潮下小人物的生存褶皱。夏明哲通过“被抢走工资的沉默”“目睹凶杀现场的瘫软”“妻子出轨后的蜷缩”等情节,剖析了“胆小鬼”标签背后的生存哲学。书中对“胆小”的颠覆性诠释——主人公因畏惧暴力而拒绝反抗,因珍视生命而选择退让——与周遭崇尚“血性”的粗粝现实形成荒诞对冲。夏明哲重点解读了“自行车被砸事件”中颤抖的双手与“父亲之死”记忆的重叠,揭示“懦弱或许是另一种清醒”的存在困境,并借“我连老鼠都不敢踩”的自嘲,叩问社会规训中“勇敢”定义的暴力性。
分享会现场,师生围绕“软弱是否等于道德缺陷”“集体无意识中的‘男子气概’压迫”“沉默者的精神尊严”等话题展开激烈思辨。有同学从吕前进的霸凌逻辑分析丛林法则的异化,也有同学结合杨高给妻子买裙子的细节探讨卑微中的温情坚守。现场通过1990年代工厂纪实影像与小说片段并置,凸显了下岗潮中个体命运的飘零感。周瑜姿在总结中提出:“当社会将‘胆小’钉在耻辱柱上时,《我胆小如鼠》让我们看见——那些瑟缩在角落的身影,或许正以蜷曲的姿态守护着人性最后的柔软。他们的'怯懦',恰恰是对野蛮世界最沉默的抗议。”
本次分享会让参与者深刻意识到:文学的光辉不在于歌颂英雄史诗,而在于打捞那些被时代碾碎的尘埃人生。《我胆小如鼠》中杨高“战战兢兢的活着”,恰似一面照妖镜,让每个人看清自己灵魂深处的裂缝与微光。当我们在功绩社会追逐"狼性"时,或许更需要学会尊重那些"不敢踩死老鼠"的生存哲学——因为真正的勇气,有时就藏在承认恐惧的诚实里。
(一审:郭金美、二审:黄亚南、三审:谭立志)